業績公布期過咗之後,我最大嘅感觸係今次疫情真係改變左人類嘅生活方法同埋商業環境。
好多人都有個謬誤,認為一間公司係處於一個靜止嘅狀態,所以股價升咗就覺得貴,跌咗就覺得平。呢個諗法只係適用於一啲成熟嘅公司,睇住個ASP/成本炒上炒落。但係當你睇咗好多增長公司嘅業績報告之後,你會發現喺三個月之內,成個中國變化咗好多。
中國人生活嘅改變:最明顯嘅係網購嘅使用,多咗好多人喺網上買FMCG,新鮮食品,家居用品;雖然每次訂單嘅總量細咗(少咗durables,多咗staples),但係frequency提高左;老年人用多咗app,青年人打多咗機;多咗人去便利店,少咗人行shopping mall;化妝品嘅需求減低左,清潔用品嘅需求增加左。由於呢啲生活模式嘅改變,創造咗唔少新嘅商業機會。
商業環境嘅改變:舉個例,由於多咗人買FMCG,京東喚醒舊顧客嘅strategy突然加速,同埋佢嘅logitics加快收支平衡,令佢多咗錢去繼續投資。美團見到多咗人買菜,就搞咗美團買菜,可以填滿車隊嘅空閒時間(早午晚中間),加快達到一日賺一億嘅可能(現時每單外賣大約賺一毫子左右,而美團買菜可能將來會佔整體銷售嘅兩三成)。更有趣嘅係,之前一直認為主要嘅IT公司係win-lose嘅情況,但係由於市場大左,而家佢哋發現有可能可以共存(消費者可以同時擁有幾個app,根據唔同嘅需求去搵唔同嘅公司,所以與其攻擊對方,更重要係做好自己嘅segment),所以與其喺唔同公司入邊做選擇,不如買晒佢。
In a nutshell,呢幾個簡單嘅例子主要想講公司會隨着環境而不停改變,「貴」嘅情況唔一定係「炒」上去,有可能因為基本因素真係改變左。
(圖入面係McKinsey對中國消費者嘅研究,有興趣可以睇吓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