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排女兒有好多幼稚園嘅面試,所以消失咗一段時間,同埋交易嘅數量少咗好多,主要都係揸住一啲同新經濟冇乜關係嘅股票(雷蛇、思摩爾、北控城市),同埋買咗一啲舊經濟(匯豐,中石化嗰啲)。去到年尾,都唔想個PnL變化太大,所以都係用Project Base嘅方法,倉位時大時細。
至於上次寫咗「新經濟轉舊經濟?」,入面講到會保守少少去睇,想睇埋新舊經濟調整嘅情況再決定,睇完之後覺得舊經濟嘅直搏率比新經濟高,所以有投資嘅價值。
簡單來講,試想像新經濟嘅估值已經去到兩年後嘅價,而新經濟嘅估值已經去番兩年前嘅價,所以變相兩者之間嘅估值相差四年。再加埋喺疫症嘅情況下,大部份基金都偏重新經濟股,仲要係比以前更加極端,例如以前係risk on嘅時候就新舊比例6:4,risk off嘅時候就4:6,但係而家可能已經推到去8:2,當依樣呢unwind嘅時候,新經濟會有大量嘅沽盤,舊經濟會有大量嘅買盤,所以以往最強勢嘅新經濟股票都開始有啲疲弱嘅跡象。
而尋日正正係呢個情況,今次終於連醫藥ODM都跌埋一份,之前喺「新經濟骨牌效應?」都有提出呢個可能性,幸好路飛係「跌到世界毁滅咁嘅樣」嗰一日放晒新經濟之後都冇買過,避開左一劫⋯但係相比朋友玩美股,真係不值一提(佢哋玩電動車,3D Printing,非洲Amazon,已經賺到飛晒去月球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