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研究不同派別的投資方法:從基本的巴菲特、索羅斯、彼得林奇、科斯托蘭尼、李佛摩開始,到現時本地境外的著名基金經理,也是略有研究。結論是每一個派別都各有利弊,在不同的市場環境適合不同的方法,就如同人的性格一樣,沒有哪一種性格是絕對優勝的。如果你參考每年投資最成功的明星,會發現隨着不同的市場狀況,他們成功的那一年其實跟投資風格很有關係,所以這一年的投資冠軍,並不能確保下一年的勝利。對於我來說,一次性的大勝並不是終極目標,因為若果視投資為終身職業,持續性的盈利和不被市場淘汰是我更關心的地方。
在過去數年的投資生涯裏發現,每位投資者也是獨立的個體,應該有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。在尋找該投資方法時,當然可以先參考其他人的投資方法,加以理解而運用,但你會漸漸發現沒有一套「別人的投資方法」是完全適合自己的,這是因為每位投資者的背景不盡相同。
因此,我學會了平衡不同派別的優劣,更發現他們也有互補的作用。以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為例,我曾經見到很多大眾投資者互相辯論,彼此也在賣力守護自己的「門派」,但其實他們並不是對立的。基本分析能夠在技術分析中的關鍵位,提供額外的分析,從而對突破的方向進行預先的判斷或解釋。而有些時候,技術分析能夠揭露一些基本分析的高手思考的痕跡。在不少轉機股和周期股的趨勢轉變時,市面上的正面資訊是非常有限的,但隨着越來越多基本面的高手投入注碼,在股價的軌跡上可以看到他們投資的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