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文提到弩飛認為7/1之後有機會放寬流動性同埋出啲有利嘅消息,turn out啱啱相反:唔單止收緊流動性,仲開始出壞消息(科技股比滴滴事件影響向下突破,醫療股亦受到抗腫瘤藥徵求稿出台嘅短期負面影響)。當判斷同結果有出入,應該點做?
其實判斷出錯嘅情況間唔中都會發生,痛就一定痛,但係處理痛楚都係投資上重要嘅一環。首先,先諗返自己原先嘅部署/判斷係乜嘢,同現實情況嘅差距喺邊,定係只係市場嘅情緒反應。
以自己嘅判斷為例,我原先認為係中美股市仲係硬正嘅情況下,科技股嘅估值都叫合理,所以諗住park一部份嘅現金落去(雖然我認為醫藥比科技優勝,但係政府嘅打壓尚算合理,所以咁嘅估值值得一搏)。所以上星期五嘅跌幅,雖然跌得唔少,但係我都照忍,因為基本面冇乜變化(有讀者喺週末問我會點樣處理,我話通常呢啲情況我都會睇埋個反彈力有幾強先,反彈得弱咪放一半,反彈得強就繼續揸住)。
但係到咗星期一朝頭早,見到滴滴嘅新聞,最重要嘅部份係「企業擁有嘅數據唔可以多過國家」,我當時即刻明白上星期五嘅弱勢有可能係「春光鴨」做咗預先嘅部署,所以唯有即刻係唔等反彈嘅情況下將大部份科技股cut loss,因為「政府嘅打壓尚算合理」嘅判斷已經唔成立。
至於醫藥,抗腫瘤藥徵求稿出台嘅市場情緒比較詭異,亦都構成我放貨嘅原因。當個徵求稿啱啱出嘅時候,我係有睇一睇,見到市場冇乜反應(A股CRO係有啲反應),但係兩日之後用返同一個原因推香港嘅CRO向下,我就明白呢件事係一個催化劑令大眾一齊放貨,而唔係基本面嘅問題(呢個徴求稿其實對領先企業仲好添!),所以當日反彈左之後我都唔急住追貨,反而將精力集中係其他行業。
幸好,市面上仲有好多唔錯嘅投資機會,例如電動車、光伏、A股創業板都幫手頂到下個PnL,我亦都乘機加大左注碼。
而家我心入邊開始諗緊第二個storyline,由於同政治野有關,所以唔方便喺呢度寫太多,但係香港身為中美夾住嘅二線市場,我擔心嚟緊嘅走勢會唔會同2018年有相似嘅地方,就好似之前寫「清晰嘅混沌期」後面嘅情況,以下係link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6205897762730/posts/262499468800038/?d=n
最後,附送一張2018年同今年恒生指數走勢圖,見頂/橫行/向下突破嘅時間點都幾想近,大家可以參考吓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