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排少咗寫嘢,因為不斷喺度睇緊業績同埋投行嘅報告,爭取時間睇得幾多就幾多。其實睇業績就好似彈琴咁,最基本係彈啱晒啲音,但係更加高級嘅做法就係將感情放入去(例:大細聲/Staccato等)。大部份人認為睇業績就係同預期嘅對比,其實只係一小部份(一嚟其實好容易喺中間做手腳,舉個例,今次有幾間房地產,都賣咗啲project,短期做返靚條數),重點其實係你睇完一百幾十份業績之後,開始會有感覺個melody想係點樣行落去。
判斷嘅方法唔多講啦,直接講結果:
1)IT入面,最強嘅公司(ATM)交功課完全冇問題,甚至京東都搞得掂(主要由於超市業務ok,多咗人網上買蔬果),若果你聽埋美團嘅Analyst meeting(入面講返delivery cost點樣向下,酒店如何復甦,美團買菜,美團優選等等),你會發現頭嗰幾間公司係好有活力。剩低嘅IT股,各有各走:網上醫療情況特別差,ERP都普普通通,SaaS同網上教育相對好少少。
2)醫藥方面,ODM完全冇問題,即使喺美國有業務,但係對business冇乜影響(或者講,美國減少嘅生意,中國可以補返條數);骨股情況好奇怪,業績唔錯,管理層對未來有信心(Pent up需求/ 江蘇事件),但係走勢好似反映緊其他嘢,所以心血管公司都係小心少少;PD-1除咗行得比較前嗰兩隻(信達/百濟),其他都麻麻地。
3)物管,本來雅生活(3319)都做得唔錯,但係保利(6049)同埋中海(2669)真係幾差,所以相信市場會開始提出對物管行業持續高增長嘅疑問。
In a nutshell,舊經濟大部份業績都普通偏差,新經濟就好壞參半,所以下注嘅時候要比上半年更加精準。我都選擇係出完業績之後,睇清楚方向先下注。